高级检索结果页
欢迎来到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图书 > 锻压手册第3版(修订本)第2卷 冲压

锻压手册第3版(修订本)第2卷 冲压

为了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工艺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满足科研、生产发展的需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锻压)学会于1993年组织编写并出版了这部综合性工具书,并陆续修订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最近再次进行了一定量的修订,增补了一些新内容,删去了技术陈旧的部分,并更新了所涉及的各项标准。本手册共分3卷:第1卷锻造、第2卷冲压、第3卷锻压车间设备。本卷是《锻压手册》第2卷,共11篇43章,内容包括:冲压工艺基础、冲裁、精密冲裁、弯曲、拉深、胀形、翻边、成形、汽车覆盖件成形、特殊成形工艺、冲模、工艺过程设计、机械自动化、安全技术、冲压加工智能化技术及计算机在冲压加工中的应用等。本手册可供从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封面
第3版《锻压手册》编委会
本卷第3版编写人员
本卷第2版编审人员
第1版《锻压手册》编委会
第3版前言
第一篇 冲压工艺基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冲压生产技术特点
  第二节 冲压生产概况
  第三节 冲压技术的发展
   一、冲压工艺理论工作的进展方面
   二、冲压生产过程自动化方面
   三、冲压设备方面
   四、模具技术方面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冲压工艺基础
  第一节 冲压毛坯的变形分析
  第二节 冲压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冲压变形的分类
  第四节 冲压变形中的应力
  第五节 冲压变形趋向性 规律及其应用
   一、冲压变形趋向性规律之一
   二、冲压变形趋向性规律之二
   三、冲压变形趋向性规律之三
  第六节 冲压变形的试验研究方法
   一、外形观察法
   二、分段冲压法
   三、模拟法
   四、切口分离法
   五、网格法
   六、质点运动轨迹示踪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冲压成形性能
  第一节 板料冲压性能概述
   一、板料冲压性能的涵义与构成
   二、板料冲压性能试验及材料特性值
   三、冲压成形极限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板材拉伸试验
  第三节 各种工艺试验方法
   一、拉深性能试验
   二、胀形性能试验
   三、翻边性能试验
   四、弯曲性能试验
   五、球底锥形件拉深试验
   六、硬度试验
   七、成形极限图试验
   八、拉皱试验
  第四节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试验国家标准
  第五节 冲压成形极限与控制
   一、成形极限图的应用
   二、一些常用板材的成形极限图
   三、简易成形极限图
  第六节 常用板料冲压成形性能
   一、薄钢板
   二、不锈钢板
   三、铝及其合金板
   四、铜及其合金板
   五、钛及其合金板
  第七节 冲压生产中的合理选材
   一、合理选材的意义和依据
   二、选材内容——板料有关基本知识
   三、选材方法——按冲压工艺要求合理选材
   四、选材决策——更高层次上选择利用材料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冲压用原材料
  第一节 冲压常用金属板料及标准
  第二节 中外材料牌号表示方法对照
  第三节 日本常用冲压板材规格
  第四节 冲压用非金属材料冲裁特点
  第五节 冲压用新材料及其性能
   一、高强度钢板
   二、表面处理钢板
   三、叠层复合板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分离
 第一章 剪切
  第一节 平刃剪切
   一、平刃剪切特点
   二、平刃剪切力、功
  第二节 斜刃剪切
   一、斜刃剪切特点
   二、斜刃剪切力、功
   三、斜剪条料的质量和精度
  第三节 滚剪与振动剪
   一、滚剪
   二、振动剪
  第四节 管材与型材的剪切
   一、管材的剪切
  第五节 激光切割
   一、概述
   二、激光切割和打孔机床
   三、激光切割工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冲裁
  第一节 冲裁过程变形分析
   一、剪切区力态分析
   二、冲裁变形过程
   三、剪切裂纹的形成与发展
   四、剪切力-行程曲线
   五、剪切面特征带
   六、剪切区材料的加工硬化
  第二节 冲裁间隙
   一、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
   二、间隙对冲模寿命的影响
   三、间隙对力能消耗的影响
   四、合理间隙的确定
  第三节 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一、尺寸计算原则
   二、尺寸计算方法
  第四节 冲裁力和冲裁功
   一、冲裁力的计算
   二、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三、压料力
   四、侧向力
   五、降低冲裁力的方法
   六、冲裁功
  第五节 材料的经济利用
   一、排样
   二、节约原材料的途径
   三、搭边
   四、条料宽度的计算
  第六节 冲裁件的工艺性
   一、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
   二、冲裁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第七节 非金属材料的冲裁
   一、材料品种
   二、材料特性和冲裁方法
   三、非金属材料加热冲裁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四、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第八节 其他冲裁方法
   一、聚氨酯橡胶模冲裁
   二、锌合金模冲裁
   三、激光打孔
  第九节 管材与型材的冲裁
   一、管壁的冲孔
   二、管材端口的冲裁
   三、型材端头的冲裁
  第十节 提高冲裁件精度的方法
   一、整修
   二、负间隙冲裁
   三、小间隙圆角刃口冲裁
   四、上下冲裁
   五、同步剪挤式冲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精密冲裁
  第一节 精密冲裁工艺过程分析
   一、精密冲裁工艺全过程
   二、精密冲裁工艺力能-行程图
   三、精密冲裁过程材料的流动
   四、精密冲裁过程剪切面的加工硬化
   五、精密冲裁变形模式
  第二节 精密冲裁工艺的力能参数
   一、精密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二、精密冲裁工艺功的计算
  第三节 精密冲裁件结构工艺性
   一、圆角半径
   二、槽宽和悬臂
   三、环宽
   四、孔径和孔边距
   五、齿轮模数
   六、半冲孔相对深度
  第四节 精密冲裁复合工艺
   一、带凸台精密冲裁件的分类
   二、半冲孔
   三、挤压、模锻凸台
   四、压印
   五、压扁
   六、弯曲
   七、压沉孔
   八、翻边
   九、三维精密冲裁件
   十、精锻-精密冲裁复合工艺
  第五节 精密冲裁件质量及影响因素
   一、尺寸公差
   二、剪切面质量
   三、剪切面垂直度
   四、平面度
   五、塌角和毛刺
   六、精密冲裁件缺陷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第六节 精密冲裁材料
   一、精密冲裁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二、适于精密冲裁的材料
  第七节 精密冲裁工艺润滑
   一、精密冲裁工艺过程的摩擦、磨损
   二、精密冲裁工艺过程的润滑
   三、精密冲裁工艺润滑剂
  第八节 精密冲裁模具
   一、典型结构
   二、排样与搭边
   三、V形环尺寸
   四、间隙
   五、凸模和凹模尺寸
  第九节 在通用压力机上的精密冲裁
  第十节 对向凹模精密冲裁和平面压边精密冲裁
   一、对向凹模精密冲裁过程
   二、对向凹模精密冲裁过程的变形特征
   三、对向凹模精密冲裁工艺的特点
   四、工艺参数
   五、实例
   六、平面压边精密冲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速冲裁
  第一节 高速冲裁的特点
   一、高速冲裁对剪切力的影响
   二、高速冲裁对剪切面质量的影响
   三、高速冲裁对模具磨损的影响
  第二节 高速精密送料装置
   一、带有异形滚超越离合器的辊式送料装置[2]
   二、蜗杆凸轮-滚子齿轮分度机构的辊式送料装置[2]
   三、摆辊-夹钳式送料装置[3]
   四、小型气动送料装置[1,3]
  第三节 三高模具设计与制造要点
   一、采用刚性好和精度高的模架
   二、采用浮动导料装置
   三、凸凹模选材与固定方式
   四、合理布置导正销
   五、防止工件和废料回升的措施
   六、采用工件导出管
   七、装设灵敏、可靠的自动监测装置
  第四节 典型零件的高速冲裁
   一、定转子铁心高速冲裁工艺与模具结构
   二、引线框架高速冲裁工艺与模具结构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弯曲
 第一章 板材弯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最小弯曲半径
  第三节 弯曲时的回弹
   一、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
   二、近似计算
   三、经验数据
   四、减小回弹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弯曲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
   一、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二、求毛坯展开长度的公式及图表
   三、用试验方法确定毛坯展开长度
  第五节 弯曲力的计算
  第六节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
  第七节 复杂形状零件的弯曲
   一、用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
   二、形件的弯曲
   三、O形件弯曲
   四、P形弯曲(卷圆)
   五、用二道工序弯曲成形的零件
   六、用三道工序弯曲成形的零件
  第八节 弯曲件常见缺陷及提高弯曲件精度的措施
   一、冲压工艺方面
   二、模具方面
  第九节 弯曲件的工艺性
   一、弯曲半径
   二、弯曲件直边高度
   三、弯曲件的孔边距
   四、弯曲件形状和尺寸的对称性
   五、局部弯曲边缘
   六、弯曲件的宽度
   七、弯曲件的精度
  第十节 滚弯(卷板)
   一、概述
   二、滚弯过程
   三、锥体卷制
   四、二轴滚弯(二辊卷板)
  第十一节 辊压成形(辊形)
   一、概述
   二、成形原理
   三、工艺设计
   四、变截面零件的辊形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管材弯曲
  第一节 管材弯曲变形的特点与成形质量问题
   一、圆管弯曲
   二、矩形管弯曲
  第二节 管材弯曲方法
   一、压弯
   二、绕弯
   三、滚弯
   四、数控弯管
  第三节 特种弯曲方法
   一、推弯
   二、局部感应加热无模弯曲
   三、锥形芯棒扩管弯曲
   四、浮动芯棒扩管弯曲
   五、小圆角半径弯曲
   六、内侧皱褶弯曲
   七、零圆角半径弯曲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型材弯曲
  第一节 型材常用弯曲成形方法
   一、压弯成形
   二、滚弯成形
   三、绕弯成形
   四、拉弯成形
  第二节 型材特种弯曲成形方法
   一、中频感应局部加热弯曲
   二、热应力弯曲
   三、弹性垫辊压弯曲
   四、挤压-弯曲成形
  第三节 型材弯曲的主要缺陷及克服方法
   一、起皱
   二、截面畸变
   三、壁厚减薄与破裂
   四、翘曲和扭曲
  参考文献
第四篇 拉深
 第一章 圆筒形零件的拉深
  第一节 拉深时的变形特点
   一、拉深过程
   二、应力与应变
   三、拉深件的厚度变化
   四、传力区的承载能力
   五、变形特点
  第二节 拉深系数及拉深次数
   一、拉深系数
   二、拉深次数
   三、多次拉深中间各工序半成品高度
   四、拉深方法
  第三节 带法兰圆筒形零件的拉深
   一、拉深系数及成形极限
   二、带法兰筒形件的多次拉深
  第四节 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
   一、修边余量的确定
   二、毛坯尺寸的确定
  第五节 拉深起皱及防止措施
   一、影响起皱因素及起皱条件
   二、压边力的确定方法
   三、压边装置
  第六节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结构设计
   一、拉深模间隙
   二、凸模、凹模工作部分结构形状与尺寸
   三、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
   四、拉深凸模的出气孔尺寸
  第七节 回转体阶梯形零件的拉深
   一、阶梯形零件的一次成形
   二、阶梯形零件多次拉深
   三、几种阶梯形件的拉深方法
  第八节 其他拉深方法
   一、反拉深
   二、带料连续拉深[4、7]
   三、变薄拉深
   四、复合拉深法
  第九节 拉深力和拉深功
   一、拉深力
   二、拉深功及功率
  第十节 提高拉深变形程度的方法
   一、降低传力区轴向拉应力的方法
   二、提高传力区危险断面承载能力方法
  第十一节 拉深件工艺性及质量分析
   一、拉深件的工艺性[1,4]
   二、拉深件的质量分析[1,12]
  第十二节 拉深过程中的热处理与润滑
   一、退火
   二、酸洗
   三、润滑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扁圆及椭圆形零件拉深
  第一节 低扁圆、低椭圆形件的拉深
   一、低扁圆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1]
   二、低椭圆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1]
  第二节 高扁圆形件的多次拉深
   一、中间工序过渡形状分析
   二、整形拉深工序的选用
   三、高扁圆形件多次拉深工艺计算
  第三节 高椭圆形件的多次拉深
   一、过渡形状
   二、拉深次数
   三、拉深高度的计算
   四、高椭圆形件多次拉深工艺计算程序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盒形件拉深
  第一节 低盒形件的拉深
   一、低盒形件拉深的变形特点
   二、毛坯形状的确定
   三、低盒形件拉深时的成形极限
   四、盒形件拉深中缺陷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第二节 高盒形件的拉深
   一、高盒形件多次拉深的变形特点[10]
   二、拉深方法
   三、高盒形件拉深毛坯的尺寸确定
  第三节 带法兰盒形件的拉深
   一、拉深过程及分类[14]
   二、成形极限
   三、带法兰盒形件的拉深方法
  第四节 模具工作部分形状和尺寸
   一、凸、凹模工作部分形状与尺寸
   二、盒形件拉深模间隙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成形
 第一章 胀形
  第一节 概述
   一、胀形特点
   二、胀形种类
   三、胀形件工艺性
  第二节 平板坯料的局部胀形
   一、基本类型
   二、成形参数的确定
   三、局部胀形的应用措施
  第三节 空心坯料胀形
   一、几种主要胀形方法
   二、胀形参数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曲面零件成形
  第一节 概述
   一、曲面拉深件的分类
   二、曲面零件的成形机理[1,2]
   三、变形的应力分界圆[1,2,3]
   四、成形的复合度[4,5]
   五、变形的成形极限[5,6,7]
   六、曲面零件成形的特点
  第二节 锥形件成形
   一、概述
   二、成形极限
   三、成形方法
  第三节 球形件成形
   一、半球形件
   二、浅球形件
   三、椭球形件
  第四节 抛物线形件成形
   一、浅抛物线形件(h/d≤0.5~0.6)
   二、深抛物线形件(h/d>0.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翻边
  第一节 平面翻边
   一、圆孔翻边
   二、非圆孔翻边
   三、外缘翻边
   四、变薄翻边
  第二节 曲面翻边
   一、伸长类曲面翻边
   二、压缩类曲面翻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缩口、扩口与校形
  第一节 缩口
   一、概述
   二、缩口的变形程度
   三、缩口力的计算
   四、缩口模具形式
  第二节 扩口
   一、概述
   二、扩口工艺
   三、扩口力的计算
  第三节 校形
   一、概述
   二、板材校形
   三、冲压件校形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旋压
  第一节 普通旋压
   一、概述
   二、工艺要素
   三、旋压工艺装备
   四、旋压力
   五、特殊旋压产品与工艺
  第二节 变薄旋压
   一、概述
   二、工艺要素
   三、工艺装备
   四、变形力
   五、特殊旋压产品与工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厚板成形
  第一节 概述
   一、冲压成形
   二、旋压成形
   三、旋压-冲压联合工艺
  第二节 典型厚板零件的成形
   一、封头坯料尺寸的计算
   二、压边界限
   三、封头成形冲压力和压边力的计算
   四、封头冲压成形工艺要点
  第三节 厚板热成形模具的设计
   一、模具设计步骤
   二、设计计算实例
  第四节 其他厚板零件的成形及模具设计
   一、瓜瓣类工件的成形
   二、瓦爿类工件
   三、大口径厚壁管成形
   四、压模设计
  第五节 二步法旋压封头成形
   一、封头坯料直径φp的计算
   二、操作要点
   三、旋压封头成形实例
  第六节 成形缺陷的产生及其防止
   一、整体封头冲压
   二、瓜瓣热压
   三、瓦爿加热
   四、封头翻孔
  参考文献
第六篇 汽车覆盖件成形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汽车覆盖件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汽车覆盖件成形的变形特点
   一、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二、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特点
  第三节 汽车覆盖件的变形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
  第一节 汽车覆盖件的拉深件设计
   一、拉深冲压方向的选择
   二、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三、法兰面的设计
  第二节 拉深筋及其选用
   一、拉深筋的作用
   二、拉深筋的种类及其用途
   三、拉深筋的常用几何参数
   四、拉深筋的设计
  第三节 覆盖件拉深成形
   一、判断拉深成形的难度
   二、拉深方向的标注
   三、冲压设备选择
  第四节 拉深件的修边与切断
   一、修边制件图
   二、拉深件修边
   三、拉深件的切断
   四、修边与切断工序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五节 修边件的翻边
   一、翻边件图
   二、选择翻边方向
   三、冲压设备选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
  第一节 拉深成形模
   一、单动拉深模
   二、双动拉深模
   三、拉深模设计
   四、拉深模材料
  第二节 斜楔模
   一、斜楔机构与斜楔图
   二、斜楔受力分析
   三、斜楔的设计程序
   四、斜楔机构形状设计
   五、滑块复位机构
   六、退件机构
  第三节 修边模
   一、确定修边方式
   二、确定定位方式
   三、确定修边模镶件
   四、修边模镶件材料
  第四节 翻边模
   一、主要翻边模类型与典型结构
   二、翻边凸模的扩张结构
   三、凹模镶件
   四、翻边模材料
  第五节 覆盖件拉深模的调试
   一、拉深模调试应解决的问题
   二、调试程序
   三、建立模具调试档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汽车覆盖件CAD/CAE/CAM
  第一节 CAD技术的应用概况
   一、覆盖件CAD设计
   二、覆盖件模具CAD设计
  第二节 CAE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CAM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覆盖件CAD/CAE/CAM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汽车覆盖件成形中的质量问题
  第一节 破裂
   一、不同部位的破裂
   二、破裂问题的防止措施
  第二节 起皱
   一、起皱的分类
   二、各类起皱的判断
  第三节 尺寸精度与刚度问题
   一、尺寸精度问题
   二、刚度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七篇 特种冲压工艺
 第一章 电磁成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磁成形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一、管毛坯缩口
   二、管毛坯胀形
   三、板毛坯成形
   四、电磁铆接及电磁连接
  第三节 电磁成形工艺设计要点
   一、毛坯材料
   二、毛坯几何形状
   三、模具
   四、工作线圈
   五、设备能量
  第四节 电磁成形设备
  第五节 电磁成形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板材充液成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充液拉深特点
  第三节 破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破裂的特点
   二、关键工艺参数
  第四节 充液拉深设备及模具
  第五节 充液成形方法的应用
  第六节 充液成形新工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内高压成形
  第一节 内高压成形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一、成形原理
   二、优点
   三、应用领域
  第二节 适用材料和管材
   一、适用材料
   二、管材种类
   三、管材的其他要求
  第三节 失效形式和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失效形式
   二、合理加载区间和加载曲线
   三、主要参数的计算
  第四节 模具结构和润滑
   一、模具结构
   二、润滑剂
  第五节 内高压成形设备
   一、内高压成形机组成和功能
   二、内高压成形机主要参数
   三、内高压成形机分类和典型结构
  第六节 典型零件内高压成形
   一、铝合金变径管内高压成形
   二、不锈钢锥形件内高压成形
   三、汽车底盘件内高压成形
   四、组合式凸轮轴内高压胀接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弹性模成形
  第一节 成形设备与模具
   一、橡皮囊成形液压机
   二、橡皮垫成形压力机
   三、橡皮囊拉深成形液压机
   四、橡皮容框成形
   五、成形模具
  第二节 弯边成形
   一、分类
   二、成形极限
   三、成形精度
  第三节 拉深成形
  第四节 局部成形
   一、加强窝
   二、加强筋
  第五节 橡皮囊成形最小圆角半径
   一、自由成形底部圆角半径
   二、橡皮拉深盒形件的底部圆角半径
   三、圆形宽凸缘橡皮拉深成形底部圆角半径
  第六节 板材橡皮压弯与滚弯
   一、压弯
   二、滚弯
  第七节 圆管胀形
  第八节 模具设计
   一、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二、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模具材料
   四、拉深模
   五、凸、凹弯边成形模
  第九节 典型复杂零件成形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热成形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特点
   三、类型及应用范围
  第二节 刚性模温热成形
   一、模具设计
   二、钛合金热成形
   三、高强度钢板热成形
   四、镁合金板热成形
   五、成形设备
  第三节 超塑性成形
   一、定义及优点
   二、超塑性机理
   三、超塑性材料
   四、影响超塑性成形的因素
   五、工艺参数的影响
   六、超塑成形的基本方法
   七、超塑性成形的典型工艺流程(超塑气压法)
   八、零件壁厚控制方法
   九、铝合金超塑性成形的空洞抑制方法
   十、超塑成形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十一、模具材料及结构设计
   十二、成形设备
  第四节 超塑性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
   一、定义
   二、主要工艺参数
   三、扩散连接方法
   四、组合工艺的结构基本形式
   五、组合工艺的温度、压力、时间(即T-p-t)曲线
   六、隔离剂(止焊剂)
  第五节 热校形
   一、定义
   二、热校形特点、类型和应用范围
   三、工艺参数
   四、模具设计及材料
   五、应注意事项
  第六节 热辊形
   一、加热装置
   二、热成形辊轮
   三、Ti-6Al-4V钛合金的热辊形工艺
  第七节 热介质半模成形
   一、定义
   二、热介质半模成形的特点
   三、介质材料
   四、模具典型结构与应用实例
  第八节 时效应力松弛成形与校形
   一、定义及原理
   二、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工艺参数
   四、注意事项
  第九节 加热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其他特种成形方法
  第一节 多点成形
   一、基本原理
   二、成形工艺
   三、多点成形系统
   四、多点成形设备与应用实例
  第二节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
   一、基本原理[11]
   二、影响因素[12]
   三、成形装置[11]
   四、应用实例[11]
  第三节 增量成形
   一、基本原理
   二、轴对称件的增量成形
   三、非轴对称件的增量成形
   四、增量成形设备
  第四节 激光成形
   一、激光弯曲成形
   二、激光冲击成形
   三、激光喷丸成形
  第五节 复合冲压成形技术
   一、复合冲压成形工艺的基本原理
   二、复合冲压成形工艺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八篇 冲模
 第一章 冲模结构
  第一节 冲模分类与基本结构组成
   一、冲模分类
   二、冲模基本结构组成
  第二节 冲裁模
   一、冲裁模基本类型
   二、落料模
   三、冲孔模
   四、复合模
   五、切边模
   六、剖切模
   七、冲裁级进模
  第三节 成形模
   一、弯曲模
   二、拉深模
   三、翻边模
   四、校平模
   五、卷边模
   六、缩口模
   七、胀形模
  第四节 组合冲模
  第五节 多工位级进模
   一、冲裁级进模
   二、弯曲级进模
   三、拉深级进模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冲模设计
  第一节 冲模设计总体要求及内容
   一、冲模设计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二、冲模设计一般程序
   三、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
   四、设备的选用与模具的闭合高度
  第二节 冲模零部件的设计
   一、工作零件的设计
   二、定位零件设计
   三、卸料及推件装置
   四、导向装置
   五、支承和夹持零件
   六、紧固件与弹簧
  第三节 冲模常用材料
   一、冲模材料选用原则
   二、冲模材料的选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冲模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节 高精度数控电火花加工
   一、电火花加工原理
   二、高精度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
   三、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性
   四、电火花加工工具电极
   五、电火花成形加工
   六、电火花穿孔加工
  第二节 高精度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一、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
   二、高精度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特性
   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及应用
   五、线切割加工实例
  第三节 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
   一、概述
   二、加工实例
  第四节 加工中心
   一、加工中心的基本形式及功能
   二、加工中心的基本结构
   三、加工中心编程的特点
  第五节 快速原型/零件制造(RPM)
   一、RPM技术产生背景
   二、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的原理及主要方法
   三、RPM技术的特点
   四、RPM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九篇 计算机技术在冲压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章 冲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技术
  第一节 冲压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一、基本方法
   二、单元模型
   三、本构理论
   四、屈服准则
   五、工艺条件
   六、数值技巧
   七、模拟与经验
   八、前后处理
  第二节 冲压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
   一、FASTAMP软件
   二、DYNAFORM软件
   三、AUTOFORM软件
  第三节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应用
   一、产品早期设计过程的同步可成形性验证
   二、选材问题
   三、材料利用率估算
   四、面向产品项目管理
   五、模具报价
   六、工艺辅助参考设计
   七、毛坯尺寸精确展开
   八、冲压成形过程模拟
   九、修边线展开与翻边成形性
   十、毛坯分步展开
   十一、回弹模拟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冲压工艺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冲压工艺CAPP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冲压工艺CAPP应用现状
   二、冲压工艺CAPP存在的问题
   三、冲压工艺CAPP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冲压工艺CAPP系统的功能
   一、冲压工艺CAPP系统的流程
   二、冲裁工艺CAPP系统
   三、面向级进模的冲压工艺CAPP系统
   四、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CAPP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冲模结构设计CAD
  第一节 冲模结构设计CAD的总体框架
   一、冲模结构设计CAD的功能模型
   二、冲模结构设计CAD的方法概述
  第二节 冲模结构设计CAD的关键技术
   一、冲模结构设计CAD的技术基础
   二、冲模结构设计知识库
   三、冲模结构动态构建
   四、冲模零部件设计与装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板材冲压智能化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V形弯曲的智能化控制
   一、尝试法
   二、基于塑性力学回弹模型的自适应控制
   三、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四、神经网络的应用
  第三节 拉深成形的智能化控制
   一、轴对称件拉深成形的压边力控制规律
   二、盒形件拉深成形的压边力控制规律
   三、盒形件智能化拉深过程中材料性能参数和摩擦因数的实时识别
   四、盒形件智能化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规律的实时预测
   五、智能化拉深的实时控制程序
  参考文献
第十篇 冲压自动化、安全与环境
 第一章 冲压生产自动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条料、卷料和板料自动送料装置
   一、钩式送料装置
   二、辊式送料装置
   三、夹持式送料装置
   四、卷料排样自动送料装置
  第三节 半成品自动送料装置
   一、送料装置
   二、辅助机构
  第四节 自动检测装置
  第五节 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一、大型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二、高速压力机自动化冲压单元
   三、中小型压力机自动化冲压单元
   四、冲压柔性加工系统FMS
   五、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上的模具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冲压安全技术
  第一节 冲压生产的特点与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冲压生产的特点
   二、冲压生产的不安全因素
  第二节 压力机安全装置
   一、压力机安全装置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分类
   二、压力机安全控制装置
   三、压力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第三节 冲压模具的安全技术
   一、冲模安全技术要求
   二、冲模的安全技术装置
   三、冲模其他安全措施
   四、冲模安全监测装置
   五、冲模安装、调试与拆卸中的安全
  第四节 冲压生产中的手用工具
   一、手用工具的种类
   二、手用工具操作要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冲压生产环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冲压事故与冲压生产环境
   一、冲压事故
   二、冲压生产环境
  第三节 冲压生产中的噪声及其控制
   一、噪声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
   二、噪声允许标准限值
   三、冲压生产的噪声源
   四、冲压生产噪声控制方法
  第四节 冲压生产中的振动及其控制
   一、冲压生产振动的特点和危害
   二、冲压生产振动产生的原因
   三、控制振动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十一篇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
 第一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基础
  第一节 概述
   一、冲压件的分析
   二、原材料的选定与备料工序
   三、变形工序的确定
   四、辅助工序的确定
   五、模具类型的选定
   六、冲压设备的选择
   七、机械化与自动化方案的选定
   八、确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方法
  第二节 冲压变形工序的确定原则
  第三节 冲压设备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冲压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影响工艺过程经济效果的因素
  第二节 冲压技术经济分析
   一、冲压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
   二、工艺成本的内容
   三、冲压件成本构成
   四、工艺成本计算
   五、降低冲压生产成本的措施
   六、冲压技术经济分析举例
  第三节 冲压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一、冲压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二、冲压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
   三、冲压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
   四、冲压模具技术经济分析举例
  参考文献

机工科技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