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内容以常用数据、公式、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和应用实例。本手册共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常用技术资料,切削加工常用技术标准及应用,常用材料及金属热处理,机械零件,切削刀具,车工工作,铣工工作,齿轮加工,磨工工作,刨工、插工工作,钻孔、扩孔、锪孔和铰孔工作,钳工工作等。本手册中所列的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生产一线,并注意收集和整理了工人在实践中创新的加工工艺等经验,具有内容丰富、简明实用、语言通俗、数据可靠的特点。本次修订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结构,充实更新了内容,使之更加实用、好用。
本手册是一本可供金属切削加工各工种使用的综合性手册,是各类加工制造厂、修配厂和乡镇企业的广大机械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工具书,也可供广大职业院校、技术院校的师生使用。
封面
书名页
版权
前言
配套数字化手册资源列表
第一章 常用技术资料
一、常用资料
1.汉语拼音字母(表1-1)
2.希腊字母(表1-2)
3.拉丁字母(表1-3)
4.国家标准代号及含义(表1-4)
5.部分行业标准代号及含义(表1-5)
6.主要元素的化学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密度(表1-6)
7.常用材料的熔点(表1-7)
8.常用材料的密度(表1-8)
二、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1.国际单位制(摘自GB 3100—1993)
2.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表1-13)
3.单位换算
三、常用数表
1.π的重要函数表(表1-19)
2.π的近似分数(表1-20)
3.25.4的近似分数(表1-21)
四、几何图形计算
1.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表1-22)
2.常用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表1-23)
3.圆周等分尺寸计算(表1-24)
4.圆周等分系数表(表1-25)
5.角度与弧度换算(表1-26)
五、常用三角函数计算
1.常用三角函数计算公式(表1-27)
2.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表1-28)
3.三角函数表(见附录)
六、常用测量计算
1.内圆弧与外圆弧计算(表1-29)
2.V形槽宽度、角度计算(表1-30)
3.燕尾与燕尾槽宽度计算(表1-31)
4.内圆锥与外圆锥计算(表1-32)
七、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一)极限与配合
1.术语和定义
2.基本规定
3.孔、轴的极限偏差与配合
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二)几何公差
1.符号
2.用公差框格标注几何公差的基本要求(表1-48)
3.标注方法(表1-49)
4.图样上注出公差值的规定(GB/T 1184—1996)
5.公差值表
6.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三)表面结构
1.基本术语新旧标准对照(表1-58)
2.表面结构的参数新旧标准对照(表1-59)
3.评定表面结构的参数及数值系列
4.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标注(GB/T 131—2006)
5.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6.各级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及应用举例(表1-71)
第二章 切削加工常用技术标准及应用
一、常用零件结构要素
1.60°中心孔(GB/T 145—2001)
2.各类槽
3.零件倒圆与倒角(GB/T 6403.4—2008)(表2-12~表2-14)
4.球面半径(表2-15)
5.螺纹零件
6.紧固件用通孔和沉孔(表2-23~表2-27)
二、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8828—2001)
1.一般要求
2.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3.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
4.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一般公差
5.螺纹
6.中心孔
三、常用零件画法
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2.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GB/T 4459.2—2003)
3.矩形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表2-45)
4.弹簧的画法(GB/T 4459.4—2003)
5.中心孔表示法(GB/T 4459.5—1999)
第三章 常用材料及金属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
1.金属材料的分类
2.钢铁材料性能的名词术语(表3-1)
二、钢
1.钢的分类(表3-2)
2.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 221—2008)
3.常用钢的牌号及用途
4.常用钢的火花鉴别方法
5.钢材的涂色标记(表3-16)
6.钢的热处理
三、铸铁
1.铸铁名称、代号及牌号表示方法(表3-24)
2.常用铸铁牌号及用途
四、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代号表示方法
2.铜及铜合金
3.铝及铝合金
五、粉末冶金材料的分类及应用(表3-36)
六、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及应用(表3-37)
第四章 机械零件
一、螺纹
(一)普通螺纹
1.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2.普通螺纹的代号与标记
3.普通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
4.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表4-6)
5.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GB/T 197—2018)
(二)梯形螺纹
1.梯形螺纹的牙型(GB/T 5796.1—2005)
2.梯形螺纹的代号与标记
3.梯形螺纹的直径与螺距(表4-12)
4.梯形螺纹的基本尺寸(表4-13)
5.梯形螺纹的公差(GB/T 5796.4—2005)
6.梯形螺纹的旋合长度
(三)55°管螺纹
1.55°密封管螺纹(GB/T 7306.1—2000、GB/T 7306.2—2000)
2.55°非密封管螺纹
(四)60°密封管螺纹
1.术语及代号(表4-27)
2.螺纹牙型
3.圆锥管螺纹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4.圆柱内螺纹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5.有效螺纹的长度
6.倒角对基准平面理论位置的影响
7.螺纹特征代号及标记示例
(五)米制密封螺纹
1.牙型
2.基准平面位置
3.基本尺寸
4.公差
5.螺纹长度
6.螺纹代号及标记示例
(六)寸制惠氏螺纹
1.牙型
2.寸制惠氏螺纹的标准系列(表4-35)
3.基本尺寸
二、齿轮
(一)渐开线圆柱齿轮
1.基本齿廓和模数
2.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4.齿坯公差
(二)齿条
1.齿条的几何尺寸计算(表4-49)
2.齿条精度(GB/T 10096—1988)
(三)锥齿轮
1.锥齿轮基本齿廓尺寸参数
2.模数
3.直齿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表4-55)
4.锥齿轮精度
5.齿坯要求
(四)圆柱蜗杆和蜗轮
1.圆柱蜗杆的基本齿廓(GB/T 10087—2018)
2.圆柱蜗杆的主要参数
3.圆柱蜗杆传动几何尺寸计算(表4-67)
4.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5.齿坯要求
三、花键
1.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表4-73)
2.矩形花键
四、键
1.平键
2.半圆键(表4-85)
3.楔键(表4-86)
4.切向键(表4-87)
五、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分类
2.滚动轴承代号的构成(GB/T 272—2017)
3.滚动轴承的配合(GB/T 275—2015)
六、锥度、锥角及公差
1.圆锥的术语及定义(表4-106)
2.锥度与锥角系列(GB/T 157—2001)
3.圆锥公差(GB/T 11334—2005)
第五章 切削刀具
一、刀具基本知识
1.刀具切削部分的名称及定义
2.确定刀具角度的三个辅助平面名称和定义
3.刀具的切削角度及其作用(表5-2)
4.刀具切削角度的作用及选择原则(表5-3)
二、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
1.各种高速钢的力学性能和适用范围(表5-4)
2.常用硬质合金的使用范围(表5-5)
3.国产涂层刀片的部分牌号及推荐用途(表5-6)
4.几种新牌号硬质合金的性能及应用(表5-7)
三、车刀
1.高速钢车刀条(表5-8)
2.硬质合金焊接车刀
3.可转位车刀
4.切削刀具用可转位刀片(GB/T 2076—2021)
5.可转位刀片的型号与基本参数(表5-34~表5-41)。
四、铣刀
1.常用铣刀的类型、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
2.可转位铣刀
五、齿轮刀具
1.盘形齿轮铣刀(表5-59)
2.盘形锥齿轮铣刀形式和基本尺寸(表5-60)
3.渐开线齿轮滚刀
六、丝锥和板牙
1.常用丝锥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表5-66)
2.惠氏螺纹丝锥类型及规格范围(表5-67)
3.常用板牙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表5-68)
第六章 车工工作
一、车刀几何角度及刃磨
1.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表6-1)
2.车刀的磨损和刃磨
二、车锥体
1.锥体各部分名称和尺寸计算(表6-3)
2.车锥体方法
3.车削圆锥时尺寸控制方法
4.车圆锥面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表6-6)
三、车成形面
1.用成形刀(样板刀)车成形面
2.用靠模法车成形面
四、车偏心
1.在自定心卡盘上车偏心工件(图6-25)
2.在双卡盘上车偏心工件(图6-26)
3.在花盘上车偏心工件(图6-27)
4.用偏心卡盘车偏心工件(图6-28)
5.用两顶尖车偏心工件(图6-29)
6.用专用夹具车偏心工件(图6-31)
7.测量偏心距的方法
五、车削薄壁工件
1.工件的装夹方法(表6-7)
2.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
3.精车薄壁工件的切削用量(表6-8)
六、滚压加工
1.滚压加工常用工具及其应用(表6-9)
2.滚轮式滚压工具常用的滚轮外圆形状及应用
3.滚轮滚压的加工方法
4.滚花
七、冷绕弹簧
1.卧式车床可绕制弹簧的种类(图6-49)
2.绕制圆柱形螺旋弹簧用心轴直径的计算
八、车细长轴
1.细长轴的加工特点
2.细长轴的装夹
3.对车刀几何角度的综合要求
4.车削细长轴常用的切削用量(表6-13)
九、螺纹加工
(一)车螺纹
1.对三角形螺纹车刀几何形状的要求
2.车螺纹车刀的刀尖宽度尺寸
3.卧式车床车螺纹交换齿轮计算
4.车多线螺纹时交换齿轮的计算及分线方法
5.螺纹车削方法
6.常用螺纹车刀的特点与应用(表6-21)
(二)用板牙和丝锥切削螺纹
1.用车床套螺纹和攻螺纹的工具(表6-22)
2.攻螺纹前底孔尺寸的计算
3.套螺纹前圆杆直径尺寸(表6-27)
4.攻螺纹和套螺纹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表6-28)
(三)螺纹的测量
1.三针测量方法
2.单针测量方法
3.综合测量方法
第七章 铣工工作
一、常用分度头分度方法及计算
1.分度头
2.分度方法及计算
二、铣离合器
1.牙嵌离合器的种类及特点(表7-5)
2.铣矩形齿离合器
3.铣梯形齿离合器
4.铣尖齿离合器
5.铣锯齿形离合器
三、铣凸轮
1.凸轮传动的三要素(表7-8)
2.铣等速圆盘凸轮
3.铣等速圆柱凸轮
四、铣球面
1.铣整球(图7-17)
2.铣带柄圆球(图7-18)
3.铣内球面(图7-19)
五、刀具开齿计算
1.对前角γ_o=0°的铣刀开齿
2.对前角γ_o>0°的铣刀开齿
3.圆柱螺旋齿铣刀刀坯的铣削
4.麻花钻的铣削
5.端面齿的铣削
6.锥面齿的铣削
7.铰刀的开齿
六、铣削花键轴
1.花键的定心方式
2.在铣床上铣削矩形齿花键轴
第八章 齿轮加工
一、成形法铣削齿轮用铣刀
二、铣直齿圆柱齿轮
三、铣直齿条、斜齿条
1.铣直齿条
2.铣斜齿条
四、铣斜齿圆柱齿轮
1.选择铣刀号数用当量齿数的计算
2.铣斜齿圆柱齿轮交换齿轮的计算
3.工作台扳转角度
4.工件旋转方向和工作台转动方向及惰轮装置(表8-5)
5.铣削时的注意事项
五、铣直齿锥齿轮
1.铣刀号数的选择
2.铣削方法
六、飞刀展成铣蜗轮
1.铣削方法
2.交换齿轮计算
3.铣头扳转角度方向、工件旋转方向及惰轮装置(表8-6)
4.飞刀部分尺寸计算公式(表8-7)
七、滚齿
1.滚齿机传动系统
2.常用滚齿机联系尺寸
3.滚齿常用夹具及齿轮安装(表8-11)
4.滚刀心轴和滚刀的安装要求(表8-12)
5.滚刀精度的选择(表8-13)
6.滚齿调整
7.滚铣大质数齿轮(以Y38为例)
8.分齿及差动交换齿轮表
9.滚齿加工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表8-19)
八、交换齿轮表(表8-20)
九、齿轮的测量
1.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2.分度圆弦齿厚的测量(图8-10)
3.固定弦齿厚的测量(图8-11)
4.齿厚上极限偏差及公差
第九章 磨工工作
一、普通磨料和磨具
1.磨料的品种、代号及其应用范围(表9-1)
2.磨料粒度号及其选择
3.磨具硬度等级(表9-5)
4.磨具组织号及其适用范围(表9-6)
5.结合剂的代号、性能及其适用范围(表9-7)
6.磨具形状代号和尺寸标记
7.普通磨具的最高工作速度(表9-16)
二、超硬磨料和磨具
1.超硬磨料的品种、代号及应用范围(表9-17)
2.超硬磨料的粒度
3.超硬磨料结合剂及其代号、性能和应用范围(表9-20)
4.超硬磨料的浓度代号(表9-21)
5.超硬磨料的尺寸代号(表9-22)
6.超硬磨料的形状及代号(GB/T 35479—2017)
7.超硬磨料产品标记
8.超硬磨料制品形状代号及主要用途(表9-27)
三、磨削方法
1.砂轮的安装与修整
2.常用磨削液的组成及使用性能(表9-29)
3.磨外圆
4.磨内圆
5.磨圆锥面
6.磨平面
7.薄片工件的磨削
8.细长轴的磨削
9.刀具刃磨
第十章 刨工、插工工作
一、刨工
1.刨削加工方法
2.刨刀
3.装夹方法与刨削工具
4.槽类工件的刨削与切断(表10-8)
5.镶条的刨削(表10-9)
6.常用刨削用量(表10-10)
7.刨削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8.精刨
二、插工
1.插刀
2.常用装夹和加工方法(表10-18)
3.插削常见缺陷和产生原因(表10-19)
第十一章 钻孔、扩孔、锪孔和铰孔工作
一、钻孔
(一)钻头
1.麻花钻
2.几种特殊用途的钻头
3.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及修磨
4.几种典型群钻的几何参数和刃磨方法
(二)钻孔的方法
1.钻不同孔距精度所用的加工方法(表11-19)
2.切削液的选用(表11-20)
3.常用钻孔方法
4.特殊孔的钻削方法(表11-21)
5.钻孔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表11-22)
二、扩孔
1.扩孔钻类型、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表11-23)
2.扩孔方法
3.扩孔、钻扩孔中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表11-24)
三、锪孔
1.锪钻类型、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表11-26)
2.用麻花钻改制锪钻
3.锪端面
4.锪孔中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表11-27)
四、铰孔
(一)铰刀
1.铰刀的结构和几何角度(图11-32)
2.高速钢铰刀的几何参数
3.常用铰刀的形式、标准代号及规格范围(表11-32)
(二)铰孔的方法
1.铰刀直径的确定及铰刀的研磨
2.铰削余量的选择
3.铰削时切削液的选用(表11-34)
4.手工铰孔注意事项
5.机动铰孔注意事项
6.铰孔中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表11-35)
第十二章 钳工工作
一、划线
1.划线的种类
2.常用划线工具的名称及用途(表12-1)
3.基本划线方法(表12-2)
4.划线基准的选择
5.划线时的找正和借料
6.划线程序
二、锯削
1.锯削工具
2.锯削方法(表12-10)
三、錾削
1.錾子的种类及用途(表12-11)
2.錾子几何角度的选择(表12-12)
3.錾子的刃磨及淬火与回火方法
4.錾削方法
四、锉削
1.锉刀的分类及基本参数(GB/T 5806—2003)
2.锉刀的选用
3.锉削方法
五、刮削
1.刮研工具
2.刮刀
3.刮削用显示剂的种类及应用(表12-24)
4.刮削余量
5.刮削精度要求
6.刮削方法
六、研磨
1.研磨的分类
2.研具
3.研磨剂
4.研磨方法
5.研磨时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附录 三角函数表
封底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京icp备14043556号-1 (署)网出证(京)字第214号 Copyright (C) 2001 CmpBoo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