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结果页
欢迎来到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图书 > 当下的幸福:哲学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当下的幸福:哲学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人们经常会陷入“奋斗—成功—空虚”的无限循环,一直为了目标而疲于奔命,这让我们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感觉人生有所缺失——难道人生意义仅限于此吗?
到底什么才是美好生活的意义?桑德尔借鉴了古代和现代思想家,以及他自己在追求哲学和健身这两项看似截然不同的事业时的感悟,为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人类问题提供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桑德尔认为,上述这种狭隘的、被扭曲的目标导向是人们缺乏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他提出,自身导向型活动才是获得持久幸福的关键,它们本身就具有意义,不需要未来的成就或收获来证明其价值。具体来说,就是与三种美德——自我掌控(坚持做自己)、友谊(结交真正的朋友)和与自然接触相关的活动。为了鲜活而生动地说明如何努力实践这三种美德,桑德尔参考了文学、电影和电视作品,以及他的自身经历,这使本书变得妙趣横生,不同于以往的哲学书。
正如希腊著名诗人卡瓦菲斯所说的:“目的地是为了旅程而存在的,而不是反过来。”人生中的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终点,都只不过是我们“塑造完整自我”之旅的一段经历。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坚守三种美德,重新审视幸福和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你自己,从自己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里寻找持久幸福——活在当下,拥抱人生这段无限旅途。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
绪论
 自身导向型活动:三种美德
 人生是一段无限的旅途
 哲学:美好生活指南
 进步的问题
 哲学与日常生活
 斯多葛学派的错误
 重新理解自我和世界
 自我掌控的含义
 友谊的含义
 与自然接触的含义
 与时间抗衡和自由的意义
 构建美好生活理想的意义
第1章 自我掌控(一)来自亚里士多德的现代生活指南
 追求功成名就带来的压力
 忽视和贬低自我掌控
 空虚的快乐及其背后的幸福观
 合理化自我逃避
 亚里士多德论“大度”
 大声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体现个性品格
 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不要让科技产品消耗我们的人生
 把生活理解为一个整体
 获得独立性的途径:远离与融入
 亚里士多德论大度和谦卑的道德
 少年棒球联盟赛场上的慷慨与自我掌控
第2章 自我掌控(二)苏格拉底的生与死及其启示
 理解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
 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之死:如何救赎不幸,坚持自我
 电影《美丽人生》: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当代故事
 真正的同情在苦难面前的意义
第3章 友谊
 友谊与自我掌控
 自身导向的友谊
 友谊与正义的矛盾:《第三人》——霍利·马丁斯和哈里·莱姆的故事
 现代人因推崇正义而贬低友谊
 友谊的要求和普遍关切的要求
 从天命论的角度看对友谊的贬低
 通过友谊获得救赎:电影《双重赔偿》的故事
 友谊与竞争的关系
 对立相吸,还是同类相聚
第4章 与自然接触
 “自然”的概念
 针对与自然对立的现代立场的批评
 现代自然科学的道德基础
 重力与人类的奋斗
 对斯多葛学派自然观的批判
 少年棒球联盟球队训练时遭遇极端天气
 寻找珍奇贝壳:路径和目的地如何合二为一
 幸福与幸运
第5章 与时间抗衡
 目标导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找回自己的过去:成熟之后变得更年轻
 不存在“没有我”的过去和未来
 每一次连续事件都与旅途的时间概念一致
 重新思考死亡的意义
 意识是已发生的人生旅途的产物
 疯狂地延长生命有何不妥
 对以自我为“主体”、以世界为“客体”的批判及其对生死的启示
 拥有馈赠者美德的活动自我是永恒不灭的
 自身导向型活动的循环轨迹
 时间的流逝与死亡的深层意义
 拯救过去
 每个时刻的开放性和封闭性是时间流逝的根源
第6章 自由的意义
 自由意志的理想是愤世嫉俗的一种表现
 事物本身的活动
 我们面对的非此即彼从来不是抽象的
 自由和对未知的开放态度
致谢
译后记
参考资料
后折页
封底

机工科技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