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述6G关键技术的权威指南。两位国际公认的专家对推动和促进6G发展的技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原创性探索。本书通过回顾通信技术向6G演进的历程,分析驱动这一发展的因素,以及探讨6G的需求、应用场景、关键性能指标等内容,充分展现了6G愿景。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
全面了解6G标准化和技术演进,包括6G发展的架构、算法、协议和应用背后的愿景。
深入探索6G全频谱无线技术,涵盖增强的毫米波技术、基于太赫兹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可见光和光无线通信等。
充分讨论6G智能无线电网络和新空口技术,包括智能反射面、蜂窝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无蜂窝大规模MIMO、自适应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等。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6G愿景和技术演进
第1章 蜂窝系统标准的演进
1.1 0G:准蜂窝系统
1.2 1G:蜂窝网络的诞生
1.3 2G:从模拟到数字
1.4 3G:以数据为中心
1.5 4G:移动互联网
1.6 5G:从人到机器
1.7 超越5G
1.8 总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Pre-6G技术与系统演进
2.1 1G-AMPS
2.2 2G-GSM
2.3 3G-WCDMA
2.4 4G-LTE
2.5 5G-新空口
2.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6G愿景
3.1 背景
3.2 爆炸性移动流量
3.3 应用案例
3.4 应用场景
3.5 性能需求
3.6 研究计划和路线图
3.7 关键推动技术
3.8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6G全频谱通信
第4章 6G增强的毫米波无线通信
4.1 频谱短缺
4.2 毫米波传播特性
4.3 毫米波信道模型
4.4 毫米波传输技术
4.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6G太赫兹技术和系统
5.1 太赫兹频段的潜力
5.2 太赫兹应用
5.3 太赫兹通信的挑战
5.4 子阵列波束赋形
5.5 透镜天线
5.6 研究案例:IEEE 802.15.3d
5.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6G光无线通信
6.1 光频谱
6.2 优势与挑战
6.3 光无线通信的应用
6.4 光无线通信的发展
6.5 光收发机
6.6 光源和探测器
6.7 光链路配置
6.8 光MIMO
6.9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6G智能无线网络和空口技术
第7章 智能反射面辅助6G通信
7.1 基本概念
7.2 IRS辅助单天线传输
7.3 IRS辅助多天线传输
7.4 双波束智能反射面
7.5 IRS辅助宽带通信
7.6 多用户IRS通信
7.7 信道老化与信道预测
7.8 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6G多维技术和天线技术
8.1 空间分集
8.2 接收合并
8.3 空时编码
8.4 发射天线选择
8.5 波束赋形
8.6 空间复用
8.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6G蜂窝和无蜂窝大规模MIMO技术
9.1 多用户MIMO
9.2 大规模MIMO
9.3 多小区大规模MIMO
9.4 无蜂窝大规模MIMO
9.5 机会性无蜂窝通信
9.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6G自适应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
10.1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10.2 多载波调制
10.3 OFDM技术
10.4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10.5 无蜂窝大规模MIMO-OFDMA系统
10.6 非正交多址接入
10.7 总结
参考文献
后折页
封底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京icp备14043556号-1 (署)网出证(京)字第214号 Copyright (C) 2001 CmpBoo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