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如何使制造工艺成体系,避免碎片化。本书共5 章,以第1 章介绍的工艺体系为地基,构建了第2~第4 章所阐述的三大能力,包括产品类工艺能力、优化类工艺能力、解决产品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在第5 章详述了数字化工艺。在制造工艺体系搭建过程中,应按照本书讲解的顺序进行,不可本末倒置。本书的叙述特点是非宏观、真细节、不做枯燥的技术说教,这让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对企业工艺体系建设落地具有重要帮助。
本书深刻揭示了一个事实——数字制造,工艺先行。先进性不足的制造工艺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应转变部分企业重研发、轻工艺的做法,让工艺成为生产技术之源,从而提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
本书基于工艺管理国家标准,适合企业管理人员、工艺规范制定人员、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
前言
第1章 工艺体系
1.1 实践中尴尬的工艺定位
1.1.1 与先进企业的横向比较
1.1.2 工艺在企业内部的定位
1.1.3 工艺在工业体系中的位置
1.2 实践中工艺的具体事务
1.2.1 工艺的总体分类
1.2.2 工艺的具体核心事务
1.3 工艺核心事务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分布
1.4 实践中工艺的管理办法
1.4.1 工艺的组织架构
1.4.2 工艺核心业务的流转
1.4.3 基于核心业务的工艺人员管理
1.4.4 基于核心业务的工艺人员能力晋升机制
第2章 产品类工艺能力
2.1 制造工时
2.1.1 工时类型选择
2.1.2 计时制工时详述
2.1.3 工时的测定办法
2.2 作业指导书
2.3 样品承认
2.3.1 质量控制计划到底由哪个部门给出
2.3.2 质量控制计划和样品承认的关系
2.3.3 样品承认的全过程
2.4 生产线设计
2.5 工程变更
2.5.1 工程变更的负责部门
2.5.2 工程变更内容详解
2.6 其他产品类工艺简述
2.6.1 结构工艺性审查
2.6.2 制程失效模式分析
2.6.3 工艺路线维护
第3章 优化类工艺能力
3.1 改善
3.2 价值流
3.3 操作员工培训
3.4 用于高效制造的工具设计
3.4.1 配料制转看板制零件存放架设计需求思路
3.4.2 更改设计以达成工艺优化的思路
3.4.3 人机工程工装设计思路
3.4.4 其他工装夹具案例思路简述
3.5 现场工艺纪律检查
3.6 其他优化类工艺简述
第4章 解决产品问题的能力
4.1 分析工程问题的办法
4.2 案例1——退一步的工程问题解决办法
4.3 案例2——一开始设定逻辑树的工程问题解决办法
4.4 案例3——高阶能力:工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调研
第5章 数字化工艺
5.1CAPP
5.1.1 什么是CAAP
5.1.2 CAPP为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最难的业务
5.1.3 如何实现CAPP
5.2 结构化样品承认
5.3 工程变更是否需要数字化
5.4 其他工艺业务的数字化简述
5.4.1 结构工艺性审查
5.4.2 制程失效模式
5.4.3 生产线
5.4.4 工时
5.4.5 操作员工培训
5.4.6 工装夹具
5.4.7 合理化建议
5.5 卓越工业平台中的优化类工艺管理
5.5.1 持续改善模块
5.5.2 5S数字化管理模块
5.5.3 全员生产性维护模块
5.5.4 制程稳健模块
5.5.5 培训与发展模块
5.5.6 快速响应模块
5.5.7 年度工业能力审核专家模块
后记
参考文献
后折页
封底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京icp备14043556号-1 (署)网出证(京)字第214号 Copyright (C) 2001 CmpBoo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