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结果页
欢迎来到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图书 >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运营安全的市场机制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运营安全的市场机制

为推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随着相关建设的深入开展,电力系统结构与形态呈现前所未有的转变,置信度低的新能源大规模入市势在必行,导致参与市场的经营主体风险增大,系统运营安全也面临重大挑战。总体看来,形成可兼容新能源发电特性的电力市场体制,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发电容量充裕度成为趋势。
本书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诉求分析,从防范经营主体市场运营风险的多主体协同交易机制、保障电力现货市场稳定运营的自适应限价机制、计划指令与市场化手段协同的一体化保供机制,以及支撑火电兜底保障作用的双差异化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四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期待全方位多角度的市场机制进行展望。
本书适合能源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电力市场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及各工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
前言
第1章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诉求
 1.1 新型电力系统概述
  1.1.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
  1.1.2 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
  1.1.3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
  1.1.4 我国典型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
 1.2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
  1.2.1 系统平衡调节能力不足
  1.2.2 经营主体参与市场风险增大
  1.2.3 电力保供形势发生新变化
  1.2.4 发电容量充裕度面临挑战
 1.3 新形势下电力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诉求
  1.3.1 电力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1.3.2 经营主体面临风险需要提供有效的规避途径
  1.3.3 以保供为目标的省间省内衔接机制有待探索
  1.3.4 火电机组容量补偿机制亟需进行优化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防范经营主体市场运营风险的多主体协同交易机制
 2.1 国内外多时间尺度交易偏差引发经营主体风险防范机制
  2.1.1 国外市场交易偏差风险防范机制
  2.1.2 国内市场交易偏差风险防范机制
 2.2 多时序电能量市场新增交易需求的确定
  2.2.1 多时序电能量市场交易复杂性分析
  2.2.2 能源转型下发电侧经营主体的挑战与需求
 2.3 基于多功能导向的经营主体间协同交易设计
  2.3.1 电力市场经济机制设计原理
  2.3.2 基于交易功能需求导向的经营主体间协同交易设计
 2.4 基于多时序电能量市场框架的多标协同交易模型
  2.4.1 协同交易市场双边协商交易模型
  2.4.2 协同交易市场集中交易模型
 2.5 算例分析
  2.5.1 算例设置
  2.5.2 多主体协同交易结果
  2.5.3 协同交易多功能需求完成情况分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保障电力现货市场稳定运营的自适应限价机制
 3.1 国内外电力现货市场限价现状分析
  3.1.1 国外稀缺定价下的电力现货限价标准
  3.1.2 国内主流的固定限值电力现货限价标准
 3.2 扁平化固定限价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3.2.1 扁平化固定限价的阶段可行性
  3.2.2 静态限价模式更迭的长期必要性
 3.3 计及多因子影响层的电力现货市场限价自适模型设计
  3.3.1 影响经营主体合理收益的强相关因子
  3.3.2 计及多因子影响层的电力现货市场限价自适模型
 3.4 算例分析
  3.4.1 算例设置
  3.4.2 电力现货市场限价自适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计划指令与市场化手段协同的一体化保供机制
 4.1 国外区域市场与我国省间市场建设情况概述
  4.1.1 国外区域市场情况
  4.1.2 我国省间电力市场运营情况
  4.1.3 国外区域市场与我国跨省跨区交易对比分析
 4.2 基于受端省份保供一体化的跨省跨区存在的问题
  4.2.1 保供紧张时段外来电采购问题
  4.2.2 外来电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4.3 基于受端省保供一体化的跨省跨区应对策略
  4.3.1 计划指令式保供
  4.3.2 市场化保供
  4.3.3 计划指令与市场协同的一体化保供策略
 4.4 计划指令与市场化手段协同的受端省一体化保供模型
  4.4.1 模型架构
  4.4.2 基于计划指令与市场协同的电力交易/保供一体化优化模型
 4.5 案例分析
  4.5.1 基础数据
  4.5.2 仿真结果
  4.5.3 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支撑火电兜底保障作用的双差异化容量成本回收机制
 5.1 容量成本回收的运作方式
  5.1.1 借助电能量市场回收
  5.1.2 容量补偿机制回收
  5.1.3 两部制电价机制回收
  5.1.4 容量市场竞争回收
 5.2 国内外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现状分析
  5.2.1 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国际实践
  5.2.2 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国内实践
  5.2.3 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经验总结
 5.3 计及灵活调节性能的双差异化容量补偿机制
  5.3.1 双差异化容量补偿机制概述
  5.3.2 成本回收目标对容量补偿机制的影响分析
  5.3.3 保障型成本回收容量补偿方式
  5.3.4 灵活调节需求对容量补偿机制的影响分析
  5.3.5 激励型灵活调节容量补偿方式
  5.3.6 双差异化补偿资金分配原则
 5.4 基于双差异化容量补偿机制的算例分析
  5.4.1 基础数据设置
  5.4.2 双差异化机制的容量补偿额度
  5.4.3 补偿效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期待全方位多角度的市场机制
 6.1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多元市场的协同配合
  6.1.1 国际电力市场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6.1.2 我国多元电力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6.2 多元电力交易市场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推动作用
  6.2.1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6.2.2 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
  6.2.3 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6.3 适应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市场机制展望
  6.3.1 面临问题
  6.3.2 市场展望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折页
封底

机工科技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