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结果页
欢迎来到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图书 > 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

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

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实现了LS-DYNA求解器的强大计算功能与Ansys Workbench中提供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工具的完美结合。
本书对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讲解,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的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及要点;第二部分结合实例介绍了LS-DYNA的一些典型应用,并讲述了一些新的模块和新的方法。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行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结构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封面
书名页
版权
前言
第1章 CAE与Ansys Workbench简介
 1.1 CAE技术及其优越性
  1.1.1 CAE技术流程
  1.1.2 CAE的优越性
 1.2 Ansys Workbench概述
  1.2.1 Ansys Workbench的特点
  1.2.2 Ansys Workbench应用程序分类
  1.2.3 Ansys Workbench文档管理
 1.3 Ansys Workbench 2024的图形界面
  1.3.1 工具箱
  1.3.2 项目原理图
  1.3.3 系统和单元格
  1.3.4 单元格的类型
  1.3.5 了解单元格状态
  1.3.6 项目原理图中的链接
第2章 Ansys Workbench 2024/LS-DYNA基础
 2.1 Ansys Workbench/LS-DYNA简介
  2.1.1 LS-DYNA的功能特点
  2.1.2 LS-DYNA的应用领域
  2.1.3 LS-DYNA的文件系统
 2.2 隐式与显式时间积分
 2.3 Ansys Workbench/LS-DYNA分析的一般流程
 2.4 在Ansys Workbench中创建LS-DYNA分析系统
第3章 定义工程数据
 3.1 定义工程数据的流程
  3.1.1 材料库
  3.1.2 添加库中的材料
  3.1.3 添加新材料
  3.1.4 材料模型选择要点
 3.2 弹性材料模型
  3.2.1 线性弹性材料模型
  3.2.2 超弹性材料模型
  3.2.3 黏弹性材料模型
 3.3 非弹性材料模型
  3.3.1 塑性材料模型
  3.3.2 成形塑性材料模型
  3.3.3 失效材料模型
 3.4 与状态方程相关的材料模型
  3.4.1 体积模量材料模型
  3.4.2 剪切模量材料模型
  3.4.3 多项式EOS材料模型
  3.4.4 冲击EOS线性材料模型
  3.4.5 冲击EOS双线性材料模型
 3.5 其他材料模型
  3.5.1 泡沫材料模型
  3.5.2 欧拉材料模型
  3.5.3 LS-DYNA外部模型材料
  3.5.4 刚性体模型
第4章 DesignModeler应用程序
 4.1 DesignModeler简介
  4.1.1 建模前的规划
  4.1.2 进入DesignModeler
  4.1.3 DesignModeler操作界面介绍
  4.1.4 DesignModeler和CAD类文件的交互
 4.2 DesignModeler的操作
  4.2.1 图形的控制
  4.2.2 选择过滤器
  4.2.3 快捷菜单
 4.3 绘制草图
  4.3.1 创建新平面
  4.3.2 创建新草图
  4.3.3 草图工具箱
  4.3.4 绘制草图辅助工具
 4.4 三维特征建模
  4.4.1 挤出
  4.4.2 旋转
  4.4.3 扫掠
  4.4.4 蒙皮/放样
  4.4.5 薄/表面
 4.5 三维建模高级功能和工具
  4.5.1 几何体转换
  4.5.2 几何体操作
  4.5.3 模式(阵列)
  4.5.4 Boolean(布尔)操作
  4.5.5 直接创建几何体
  4.5.6 冻结和解冻体
 4.6 概念建模
  4.6.1 线操作
  4.6.2 面操作
  4.6.3 定义横截面
第5章 Mechanical应用程序
 5.1 启动Mechanical应用程序
 5.2 Mechanical用户界面
  5.2.1 Mechanical选项卡
  5.2.2 图形工具栏
  5.2.3 轮廓窗格
  5.2.4 详细信息窗格
  5.2.5 视图区
  5.2.6 状态栏
  5.2.7 快速启动
第6章 网格划分
 6.1 网格划分概述
  6.1.1 网格划分流程
  6.1.2 分析类型
 6.2 网格划分方法
  6.2.1 自动划分方法
  6.2.2 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
  6.2.3 六面体主导网格划分方法
  6.2.4 扫掠网格划分方法
  6.2.5 多区域网格划分方法
  6.2.6 笛卡儿网格划分方法
 6.3 全局网格控制
  6.3.1 分辨率
  6.3.2 全局单元尺寸
  6.3.3 初始尺寸种子
  6.3.4 平滑和过渡
 6.4 局部网格控制
  6.4.1 尺寸调整
  6.4.2 接触尺寸
  6.4.3 加密
  6.4.4 面网格剖分
  6.4.5 匹配控制
  6.4.6 收缩
  6.4.7 膨胀
 6.5 网格工具
  6.5.1 生成网格
  6.5.2 截面
  6.5.3 创建命名选择
第7章 LS-DYNA的单元算法
 7.1 Ansys Workbench/LS-DYNA的单元特性
  7.1.1 梁单元
  7.1.2 壳单元
  7.1.3 实体单元
  7.1.4 质量单元
 7.2 定义单元算法
 7.3 缩减积分与沙漏
  7.3.1 缩减积分单元
  7.3.2 沙漏概述
  7.3.3 沙漏控制技术
  7.3.4 单元综合要点
第8章 载荷、约束、初始条件和连接
 8.1 施加载荷
  8.1.1 施加载荷的方法和载荷类型
  8.1.2 定义表格数据、载荷图形
 8.2 施加约束
 8.3 施加初始条件
 8.4 “LSDYNA Pre”选项卡
  8.4.1 刚体工具
  8.4.2 条件
  8.4.3 接触特性
 8.5 定义连接
  8.5.1 焊点
  8.5.2 弹簧
  8.5.3 梁
 8.6 接触及其定义
  8.6.1 与接触有关的基本概念
  8.6.2 LS-DYNA的接触算法
  8.6.3 LS-DYNA的接触类型
  8.6.4 定义接触
  8.6.5 穿透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9章 求解与求解控制
 9.1 求解基本参数设定
  9.1.1 计算时间控制
  9.1.2 输出控制
  9.1.3 其他求解控制
  9.1.4 输出k文件
 9.2 求解与求解监控
  9.2.1 求解过程描述
  9.2.2 求解监控
  9.2.3 求解中途退出的原因
  9.2.4 负体积产生的原因
 9.3 重启动
  9.3.1 简单重启动
  9.3.2 小型重启动
  9.3.3 完全重启动
 9.4 LS-DYNA输入数据格式
  9.4.1 关键字文件的格式
  9.4.2 关键字文件的组织关系
第10章 Ansys Workbench/LS-DYNA后处理
 10.1 Ansys Workbench后处理
  10.1.1 添加结果对象
  10.1.2 查看结果
 10.2 LS-PrePost V4.10.8后处理
  10.2.1 LS-PrePost V4.10.8程序界面
  10.2.2 下拉菜单
  10.2.3 图形绘制区
  10.2.4 图形控制区
  10.2.5 动画控制区
  10.2.6 主菜单
  10.2.7 鼠标和键盘操作
第11章 产品的坠落测试分析
 11.1 坠落测试分析概述
 11.2 坠落测试模块MechanicalDropTest
  11.2.1 MechanicalDropTest模块的加载
  11.2.2 坠落测试分析基本流程
  11.2.3 坠落测试向导
 11.3 PDA坠落测试分析
  11.3.1 加载MechanicalDropTest模块
  11.3.2 定义工程数据
  11.3.3 导入和编辑几何模型
  11.3.4 定义表面几何体厚度和分配材料
  11.3.5 网格划分
  11.3.6 定义接触
  11.3.7 定义单元算法
  11.3.8 启动坠落测试向导
  11.3.9 观察分析结果
第12章 板料冲压及回弹分析
 12.1 显式-隐式序列求解
  12.1.1 通过LS-DYNA分析系统进行冲压分析
  12.1.2 导出结果数据信息
  12.1.3 创建静态结构分析系统并进行数据链接
  12.1.4 读入厚度分布数据
  12.1.5 读入应力分布数据
  12.1.6 通过静态结构分析系统进行回弹分析
 12.2 板料冲压成形模拟
  12.2.1 创建LS-DYNA分析系统
  12.2.2 定义工程数据
  12.2.3 创建几何模型
  12.2.4 定义板料厚度和分配材料
  12.2.5 定义接触
  12.2.6 网格划分
  12.2.7 定义约束
  12.2.8 求解控制
  12.2.9 施加载荷
  12.2.10 定义单元算法并提交求解
  12.2.11 观察分析结果并导出结果数据信息
 12.3 回弹分析
  12.3.1 创建静态结构分析系统并进行数据链接
  12.3.2 读入厚度分布数据
  12.3.3 读入应力分布数据
  12.3.4 定义边界条件
  12.3.5 进行隐式求解
  12.3.6 检查回弹结果
第13章 鸟撞发动机叶片模拟
 13.1 隐式-显式序列求解
  13.1.1 创建隐式-显式序列求解分析系统
  13.1.2 定义隐式求解参数
  13.1.3 预应力模式定义
  13.1.4 施加显式分析所需的接触、载荷条件
  13.1.5 进行隐式-显式序列求解
 13.2 鸟撞发动机叶片模拟的设置及后处理
  13.2.1 创建隐式-显式序列求解分析系统
  13.2.2 定义隐式求解参数
  13.2.3 预应力模式定义
  13.2.4 施加显式分析所需的接触、载荷条件
  13.2.5 进行隐式-显式序列求解
  13.2.6 后处理
第14章 金属塑性成形模拟
 14.1 金属塑性成形数值模拟
  14.1.1 金属塑性成形数值模拟概述
  14.1.2 塑性成形有限元模拟优点
  14.1.3 塑性成形中的有限元方法
 14.2 楔横轧轧制成形模拟
  14.2.1 创建LS-DYNA分析系统
  14.2.2 定义工程数据
  14.2.3 导入并修改几何模型
  14.2.4 分配材料
  14.2.5 定义对称
  14.2.6 网格划分
  14.2.7 定义接触
  14.2.8 定义约束
  14.2.9 求解控制设置
  14.2.10 定义载荷
  14.2.11 定义模具的质量中心
  14.2.12 设置沙漏控制
  14.2.13 求解及求解过程控制
  14.2.14 后处理
第15章 冲击动力学问题的分析
 15.1 薄壁方管屈曲分析
  15.1.1 创建LS-DYNA分析系统
  15.1.2 定义工程数据
  15.1.3 创建几何模型
  15.1.4 定义方管厚度和材料模型
  15.1.5 定义对称
  15.1.6 定义接触
  15.1.7 网格划分
  15.1.8 施加约束
  15.1.9 求解控制设置
  15.1.10 施加冲击载荷
  15.1.11 其他设置
  15.1.12 求解及求解过程控制
  15.1.13 后处理
 15.2 自适应网格方法概述
  15.2.1 H-adaptive方法
  15.2.2 R-adaptive方法
  15.2.3 创建自适应网格区域
  15.2.4 自适应网格控制
 15.3 薄壁方管的自适应屈曲分析
  15.3.1 将项目以新文件名存盘
  15.3.2 创建自适应网格区域
  15.3.3 自适应网格控制
  15.3.4 求解结果对比
第16章 侵彻问题的分析
 16.1 LS-DYNA侵彻问题模拟概述
  16.1.1 侵彻问题的研究方法
  16.1.2 侵彻问题的数值模拟
 16.2 弹丸侵彻靶板分析
  16.2.1 创建LS-DYNA分析系统
  16.2.2 定义工程数据
  16.2.3 创建几何模型
  16.2.4 分配材料
  16.2.5 定义对称
  16.2.6 网格划分
  16.2.7 定义接触
  16.2.8 定义边界条件
  16.2.9 定义弹丸初始速度
  16.2.10 求解控制设置
  16.2.11 求解及求解过程控制
  16.2.12 后处理
第17章 ALE、SPH高级分析
 17.1 ALE算法
  17.1.1 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
  17.1.2 ALE算法理论基础
  17.1.3 执行一个ALE分析
 17.2 无网格方法概述
  17.2.1 无网格方法基本思想
  17.2.2 无网格方法的发展历程
  17.2.3 无网格方法的优缺点
  17.2.4 部分无网格方法简介
 17.3 SPH方法
  17.3.1 SPH方法的本质
  17.3.2 SPH方法的基本理论
  17.3.3 LS-DYNA中的SPH算法
  17.3.4 SPH主要的关键字说明
附录 LS-DYNA最常用的关键字
参考文献
封底

机工科技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