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结果页
欢迎来到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图书 > 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与事故典型案例

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与事故典型案例

本书收集了一些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运输、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从这些真实案例中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给出事故处理的方法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本书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了指导作用,可作为建设行业人员培训用书,还可作为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师生的参考书籍。

封面
前言
第1章 裂缝
 案例1-1 某化工厂地上露天热污水池工程池壁裂缝
 案例1-2 某市图书音像配送中心地下室C60混凝土剪力墙开裂
 案例1-3 某高层建筑剪力墙开裂
 案例1-4 某20m预制预应力大梁开裂
 案例1-5 某框架工程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开裂
 案例1-6 厚壁梁及墙式结构由于表面冷却及收缩,施工后30d产生裂纹
 案例1-7 地面混凝土初凝前被雨水侵袭而开裂
 案例1-8 超长混凝土地面无分割,产生无规则裂纹
 案例1-9 混凝土施工冷缝造成楼面开裂
 案例1-10 梁板结构因施工不当产生裂纹
 案例1-11 某大型设备基础浇筑后4个月出现裂缝
 案例1-12 某水处理吸水池混凝土池壁产生裂纹
 案例1-13 某电影院楼座大梁产生裂纹
 案例1-14 某工程大梁14d拆模后开裂
 案例1-15 某大桥由于预应力钢筋孔道中冲洗水未排净,水结冰使混凝土结构产生纵向裂缝
 案例1-16 某工程的混凝土烟囱内表面沿全高出现严重的竖向裂缝
 案例1-17 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办公楼九层楼板拆模28d后出现大面积贯通裂缝
 案例1-18 某工厂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
 案例1-19 某工程梁板柱同时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发现柱与梁板交界处出现横向裂纹
 案例1-20 梁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出现顺筋裂纹
 案例1-21 混凝土地面设计不当,导致开裂
 案例1-22 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后数月出现裂纹
 案例1-23 大梁拆模后出现枣核状裂纹
 案例1-24 某市医院地下室工程混凝土外墙裂纹
第2章 混凝土不正常凝结
 案例2-1 外加剂计量秤故障造成混凝土缓凝
 案例2-2 由于使用脱硫灰造成混凝土缓凝
 案例2-3 某搅拌站将喷油灰掺入混凝土,造成混凝土缓凝
 案例2-4 某工程混凝土由于泵送剂严重超量,C40混凝土柱浇筑后4d未终凝
 案例2-5 初春季节浇筑的某C30P8混凝土游泳池底板工程,出现上硬下软和“橡皮土”现象,且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泛白霜现象
 案例2-6 聚羧酸型泵送剂对环境温度敏感,造成混凝土缓凝
 案例2-7 外加剂渗漏到搅拌站储水池中,造成混凝土缓凝
 案例2-8 搅拌站待料斗内粘结外加剂粉剂,造成混凝土局部缓凝
 案例2-9 采用泵送剂对混凝土二次流化,造成混凝土局部缓凝
 案例2-10 某混凝土公司浇筑的混凝土60h缓凝
 案例2-11 低温时节,缓凝品种选择不恰当,造成混凝土缓凝,表面“起壳”现象
 案例2-12 某市一建筑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终凝时间不一致
 案例2-13 混凝土速凝事故
 案例2-14 混凝土假凝事故
 案例2-15 两种泵送剂相遇,造成混凝土缓凝
 案例2-16 采用超缓凝剂对混凝土二次流化,造成混凝土异常超缓凝
第3章 离析、泌水、堵泵
 案例3-1 聚羧酸应用不当引起的离析、泌水
 案例3-2 水下灌注桩浇筑后,拔出导管时,桩顶面冒水和气泡
 案例3-3 罐车驾驶员交接班时未检查洗车水是否倒尽,致使混凝土离析
 案例3-4 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引起混凝土泌水
 案例3-5 采用滚筒筛水洗砂,混凝土泌水
 案例3-6 低温时节,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滞后增大,混凝土离析堵管
 案例3-7 细骨料太粗,导致混凝土泌水
 案例3-8 使用高温水泥导致混凝土堵泵
 案例3-9 冬季施工泵管中有残余冰块,导致堵泵
第4章 混凝土冬期施工病害
 案例4-1 冬期施工(冬施)混凝土梁板不及时覆盖受冻
 案例4-2 冬施时未对老混凝土加热,致使新老混凝土交界处有冰纹,结合不良
 案例4-3 冬施混凝土外加剂过量,造成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
 案例4-4 越冬工程基础、地下室底板冻胀鼓裂
 案例4-5 冬施未对基土防冻胀保温进行验算,造成筏板起鼓开裂
 案例4-6 冬施采用错误方法除去待浇筑混凝土模板内的积雪,险酿质量事故
 案例4-7 冬施用吹风机除雪,积雪吹入柱模中,造成混凝土柱下部1m多高都是雪
 案例4-8 混凝土浇筑前未收听未来5天天气预报,混凝土未加防冻剂;混凝土用粉煤灰不合格,浇筑混凝土后突然大幅降温,内外因致使混凝土面层受冻
 案例4-9 混凝土运输车中的冰块混入混凝土拌合物中,造成结构隐患
第5章 混凝土耐久性病害
 案例5-1 混凝土冬期施工掺盐导致混凝土开裂
 案例5-2 盐碱地区混凝土受腐蚀
 案例5-3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案例5-4 某水电站大坝冻融事故
 案例5-5 含氧化镁骨料引起混凝土破坏
 案例5-6 含硫酸盐骨料对混凝土工程的损坏
 案例5-7 某市快速干道隔声板混凝土基础盐剥蚀
 案例5-8 某市物流公司混凝土地面冻融剥蚀
 案例5-9 某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开裂
 案例5-10 某铸钢车间使用26年后,屋面板、桁架先后发现裂缝,随后混凝土陆续剥落,钢筋腐蚀
第6章 其他原因造成的病害
 案例6-1 高效减水剂原料不合格,造成混凝土引气量过大
 案例6-2 粉煤灰只检细度就入仓,造成混凝土“闷罐”
 案例6-3 水泥需水量超标,造成混凝土不合格
 案例6-4 混凝土发生急凝
 案例6-5 搅拌站同时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混凝土,导致混凝土和易性不良
 案例6-6 粉状材料入错仓,造成混凝土不合格
 案例6-7 某工程清水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案例6-8 某医院加速器室C40自密实混凝土墙,由于混凝土生产后期砂石质量失控致使放射性混凝土出现严重蜂窝、“狗洞”
 案例6-9 混凝土压光地面硬化后,表面出现若干不规则小裂缝或浅坑
 案例6-10 压光混凝土地面由于掺加混合材料而起灰
 案例6-11 混凝土运输车无标识,错用混凝土造成返工
 案例6-12 泵车驾驶员未核查业主生产委托单,导致一层柱错浇混凝土
 案例6-13 某建筑群两栋楼同时施工,罐车驾驶员到现场不“唱票”,泵车驾驶员不核查发货单和标识牌,致使C10混凝土注入墙柱结构中
 案例6-14 润管稀砂浆注入结构,混凝土结构部分无强度
 案例6-15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采用“揹砂浆”法,造成结构混凝土分层
 案例6-16 某混凝土公司C40混凝土超时(7h)使用,浇筑的混凝土大梁强度不合格
 案例6-17 初春时节,某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中发现冰块,险酿质量事故
 案例6-18 某工程六层以上C60、C50混凝土柱主体验收时,各层皆有1~2根柱不合格
 案例6-19 罐车错进站,导致C10混凝土错入C30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
 案例6-20 某混凝土公司搅拌站,由于计量系统失灵,导致生产的混凝土不合格,浇筑的数个工程中的梁、板、柱拆除返工,损失严重
 案例6-21 采用两种水泥搅拌混凝土,造成混凝土墙面起皮、脱落
 案例6-22 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异常损失
 案例6-23 混凝土灌注桩静压局部强度不合格
 案例6-24 采用脱硝粉煤灰、掺假粉煤灰、浮黑灰,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有异味、颜色异常或强度不合格
 案例6-25 生石灰混入骨料中,致使混凝土箱梁表面局部爆裂
 案例6-26 导管中有硬化混凝土残渣,导致水下灌注桩堵管、断桩
 案例6-27 混凝土墙体施工质量差,导致表面回弹值偏低
 案例6-28 低温时节,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异常
 案例6-29 骨料吸水率不同,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变化
 案例6-30 由于穿墙螺栓止水环焊接质量不合格,导致混凝土水池渗漏
 案例6-31 由于原材料质量下降,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差,难以调整
 案例6-32 原材料变化,外加剂未随之调整,引起混凝土强度下降
 案例6-33 外加剂应用不当,引起混凝土强度下降
 案例6-34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亚硫酸盐相遇,放出有刺激性气体
 案例6-35 四个岗位的小错误,酿成错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大错误
 案例6-36 不按要求使用润管剂,混凝土楼板出现不规则的软弱层缺陷
 案例6-37 雨后模板内雨水集中处,出现多处混凝土缓凝点
 案例6-38 混凝土表面析出白色物
 案例6-39 某客运专线箱梁外观出现分层纹路、花斑、气泡、色泽不一
 案例6-40 企业老板图便宜,私自进废水泥,酿成600m3混凝土无强度
 案例6-41 气温下降时,混凝土地面压光出现小气泡
第7章 安全事故
 案例7-1 长时间连续作业,酿成事故
 案例7-2 泵车支腿地面塌陷,致使翻车
 案例7-3 泵车因支腿支撑处与基坑边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翻入基坑,造成严重事故
 案例7-4 泵车布料杆离高压线太近,触电起火,车毁人亡
 案例7-5 泵车布料杆与工地脚手架相撞,造成臂杆弯折断落,将下部两名作业工人砸死
 案例7-6 泵管带压拆卸,将操作工人大腿崩折
 案例7-7 由于擅自违规修理泵车臂杆,留下事故隐患而引发事故
 案例7-8 泵车作业前先支杆,后支腿,泵车倾翻掉入基坑
 案例7-9 驾驶员疲劳驾驶,酿成事故
 案例7-10 车辆拐弯不减速,造成倾翻
 案例7-11 车轮陷入施工现场回填土沟中,发生倾翻事故
 案例7-12 罐车超速行驶,将行人撞伤、撞亡
 案例7-13 罐车起车时不瞭望、不启动喇叭声提醒,致使车后部质量检查员被甩下,造成重伤
 案例7-14 冬季清理车辆,驾驶员从高处摔下受伤
 案例7-15 清站工在搅拌机内作业时搅拌混凝土操作手开动机器,造成清站工致残
 案例7-16 搅拌站带式输送机将作业工人卷入,造成上肢残疾
参考文献

机工科技数字图书馆